为深化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加快培养高精尖紧缺工匠人才,推动工匠学院高质量发展。12月17日,金职大举行“全国工匠学院”建设推进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助理、金华职业技术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名誉院长谭卫东;金华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施文臻;校党委书记王振洪,工会主席胡彦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楼伟民主持。
会上,胡彦汇报了工匠学院建设培育情况,她指出,此次学校与金华市总工会共建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既是对学校前期取得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接下来进一步发展的鞭策,学校将借此平台,进一步加强与行业头部企业、区域优质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固定师资库;结合新质生产力和区域产业特色,丰富特色培训项目,形成培训资源库;探索“互联网+”和“智能+”等新技术培训和评价手段,提升培训质量,打造特色品牌链。
施文臻在致辞中指出,一直以来,金华市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基础扎实,是全国闻名的“百工之乡”、全省制造业大市。此次,金华市入选全国工匠学院建设点,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和全国总工会“559”工作部署,聚焦提高劳动者素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体系建设,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培养急需工匠人才。希望未来工匠学院能不忘初心,打造服务区域产业的“人才培养库”、下沉产业,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地”、整合资源,做好服务政校行企的“资源交换桥”。
王振洪在讲话中对学校“全国工匠学院”的未来表示期待,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学校将努力推动工匠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同时,围绕如何建好学校“全国工匠学院”,他提出几点希望:一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打造工匠培育的“金基地”;二要整合产科教创资源,握好工匠培育的“金钥匙”;三要统筹研究设计实践,形成工匠培育“金招牌”。现场掌声雷动,气氛热烈。
谭卫东以自身的故事为大家讲述工匠精神,作为共和国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的他深情寄语在场师生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对待目标要做到极致。他提出发扬工匠精神,需要具备4种素质,一是敬业,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二是精益求精,忘我执着,永不言败;三是专注干事,从不左顾右盼;四是善于总结,提高创新能力。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为学校推动工匠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为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新见解、新方法。接下来,学校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不断完善全国工匠学院的建设,为服务区域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据悉,工匠学院是由全国总工会设立,旨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共建、人才共育的合作模式,整合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职业院校师资、企业培训中心等功能,贴近产业企业需求,突出实操实训,把学院建设成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新基地、大国工匠培养培育的新摇篮、区域协同发展的新载体。我校申报的工匠学院为全国首批100所工匠学院之一。
2022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工匠学院”(下称“学院”),学院立足金华市“2+4+X”产业集群,综合考量区域产业特色,结合区域先进制造、现代农业“一工一农”两大产业领域,围绕区域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职业的发展需求,以提升广大工匠、高技能人才及广大职工的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培养具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职业素养的大国工匠为宗旨,力争将学院打造成一个区域工匠的学堂、讲堂、沙龙和实训基地。学院现已开设工业机器人、数控加工等培训工种10余个,其中包括智能制造、智慧农业2个特色工种品牌,2023年全年开展技能培训20070人次,其中线下培训15660人次,线上培训4410 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