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题为“走好产业工人学历能力‘双提升’之路”的文章,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夙在“发挥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作用”专题发表观点。
陈夙提到,为畅通“学历+技能”“技能+技能”多种通道,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构建了“产业+专业”“车间+课堂”一体场景,通过量体定制、送教上门,岗课融通、课程融通等方式积极探索灵活的培养模式,让产业工人有的学、学得了,充分体现“工”“学”一体。
据悉,学校构建了“联企业、联社区、联终身”的终身学习体系,开展产业工人“回炉班”、“‘四分四合’学历继续教育”等项目,年均培训2万人次,助力学员平均薪资从4万/年提升到10万/年,3000余人通过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养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5人,获批全国工匠学院。后续学校将持续深入发挥职业院校主体作用,通过“在地在产、融研融创、数智赋能、机制护航”等举措,运行“一院一局一县一企一平台”全域贯通的“五个一”协同机制,全方位助力产业工人求学圆梦!
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07/03/nw.D110000gmrb_20250703_1-08.htm